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曹植聪慧

《三国志》〔魏晋〕

  曹植年十余岁,诵读《诗》、《论》及辞赋数十万言,善属文。太祖尝视其文,谓植曰:“汝请人邪?”植跪曰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,顾当面试。奈何请人?”时邺铜雀台新成,太祖悉将诸子登台,使各为赋。植援笔立成,可观。太祖甚异之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曹植十几岁的时候,能诵读《诗经》、《论语》及辞赋十几万字,善于写文章。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,对曹植说:“你请人代笔写的吧?”曹植跪拜回答说:“话说出来是言论,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,您只要当面考我,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?”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,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,让他们各自做一篇赋文。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,文章值得一看。曹操非常惊异于曹植这样的才能。

注释
《诗》《论》:指《诗经》和《论语》。
赋:古代的一种文体。
善:擅长。
属文:写文章。
太祖:指曹操。
尝:曾经。
为:作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文展现了曹植少年时期的卓越才华与机智应对。他十多岁便能诵读大量经典与辞赋,显示出非凡的文学天赋。曹操对其文章的质疑,曹植则以自信的言辞和即时的创作能力回应,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学。特别是在铜雀台建成时的即兴赋文,更是让曹操对其才华深感惊异。这则典故不仅体现了曹植的文学造诣,也展现出他在面对质疑时的从容与智慧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楚人隐形

邯郸淳 邯郸淳〔魏晋〕

  楚人贫居,读《淮南子》,得“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”,遂于树下仰取叶——螳螂执叶伺蝉,以摘之。叶落树下,树下先有落叶,不能复分别。扫取数斗归,一一以叶自障,问其妻曰:“汝见我不?”妻始时恒答言“见”,经日,乃厌倦不堪,绐云“不见”。嘿然大喜,赍叶入市,对面取人物。吏遂缚诣县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一毛不拔

邯郸淳 邯郸淳〔魏晋〕

  一猴死,见冥王,求转人身。王曰:“既欲做人,须将毛尽拔去。”即唤夜叉拔之。方拔一根,猴不胜痛叫。王笑曰:“看你一毛不拔,如何做人?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熊与坎中人

陶渊明 陶渊明〔魏晋〕

  有人入山射鹿,忽堕一坎内,见熊子数头。须臾,有大熊入,以为必害己。良久,大熊出果分与诸子。末后作一份与此人。此人馁久,冒死啖之。熊似甚怜之。每旦,熊母觅食反,辄分果与之,此人赖以支命。后熊子稍大,其母一一负而出。子既出矣,此人自分必死坎中,而熊母复还,入坐人边。人解其意,便抱熊足,熊即跃出,遂不得死。呜呼,人言禽兽无义,然顾此熊,安得言无情哉!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