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燕弓弦紧,严霜覆瓦,寒雕展翅睥睨平野苍茫。
一点黄尘腾起,惊寒雁齐鸣,白龙堆下千骑驰骋,尘土飞扬。
黄河源头风急浪涌,如刀狂风剪断朔云,天空愈显高旷。
晚出榆关随军北征,惊沙飞迸击打貂裘战袍。
心向凌烟阁立志留名,却年年以锦书寄托离别之伤。
纵得图像凌烟,究竟何荣?空使闺中妻子泪尽泣血,柔肠寸断。
注释
燕弓:燕地产的名弓。
劲:强有力,这里指燕弓本来就强劲,再加上天气寒冷,张弓就更加费力。
朴簌:同扑簌,扑落或扑打,这里指寒雕在空中煽动翅膀。
睇:斜视。
一点
这首诗作聚焦边塞生活图景,全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,前六句与后六句各成段落。
第一部分着力描绘塞外壮丽景观。诗人在勾勒塞外风光时,精准捕捉到狂风凛冽、奇寒袭人、旷野空茫的地域特征。首句即紧扣诗题,借“燕弓弦劲”与“霜封瓦”的意象凸显塞外严寒——弓弦因低温而紧绷难拉,覆盖屋瓦的严霜则成为寒冷的具象化符号。自第二句起,诗人将视野投向远方,呈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画面:空中寒雕展翅翱翔,俯瞰着广袤无垠的原野;白龙堆下,千骑奔驰扬起的漫天黄尘惊起寒雁,雁鸣声打破天际的寂静,为苍凉的塞外增添了几分生机。诗人以“一点”来形容本应遮天蔽日的黄尘,正是因为塞外原野太过辽阔,即便千骑扬尘,从远
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: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”何令人之景慕,一至于此耶!岂不以有周公之风,躬吐握之事,使海内豪俊,奔走而归之,一登龙门,则声价十倍!所以龙蟠凤逸之士,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。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、寒贱而忽之,则三千之中有毛遂,使白得颖脱而出,即其人焉。
白,陇西布衣,流落楚、汉。十五好剑术,遍干诸侯。三十成文章,历抵卿相。虽长不满七尺,而心雄万夫。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。此畴曩心迹,安敢不尽于君侯哉!
君侯制作侔神明,德行动天地,笔参造化,学究天人。幸愿开张心颜,不以长揖见拒。必若接之以高宴,纵之以清谈,请日试万言,倚马可待。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,人物之权衡,一经品题,便作佳士。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扬眉吐气,激昂青云耶?
昔王子师为豫州,未下车,即辟荀慈明,既下车,又辟孔文举;山涛作冀州,甄拔三十余人,或为侍中、尚书,先代所美。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,入为秘书郎,中间崔宗之、房习祖、黎昕、许莹之徒,或以才名见知,或以清白见赏。白每观其衔恩抚躬,忠义奋发,以此感激,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,所以不归他人,而愿委身国士。傥急难有用,敢效微躯。
且人非尧舜,谁能尽善?白谟猷筹画,安能自矜?至于制作,积成卷轴,则欲尘秽视听。恐雕虫小技,不合大人。若赐观刍荛,请给纸墨,兼之书人,然后退扫闲轩,缮写呈上。庶青萍、结绿,长价于薛、卞之门。幸推下流,大开奖饰,惟君侯图之。